器官移植中心科室工作计划(合集3篇)

不管你在哪里,都有我陪着你!以最佳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一切,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器官移植中心科室工作计划 第1篇

(一)通过四月爱国卫生月活动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宣传。

(二)通过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进行宣传。

(三)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灭鼠活动。

(四)组织开展夏秋季灭蚊蝇活动。

(五)通过XXX微信公众号对禄丰市广大群众进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及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

(六)印制大量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折页,发放到重点行业业主及民众手中。

二、 培训计划

(一)市级组织两次以上的病媒生物防制培训会。

(二)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社区、村委会,并对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及民众进行培训。

培训工作可根据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标准等适时进行调整。由市、区爱卫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专兼职管理人员开展,市疾控中心负责技术培训工作。

xxx

20xx年xx月xx日

20XX年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指导下,在科主任的带领及科室医生的帮助下,以护理部提出的“个案追踪抓质量,深入病房作指导,持续改进促发展,规范培训见成效”为工作思路,以“改善服务树品牌,加强质控保安全”为工作目标,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运用PDCA及威高管理课程学到的知识全面推进科内护理质量,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现将一年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在设备添置上,已申请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在技术方面,已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等工作。

总之,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温馨舒适就医环境是心内科服务的宗旨。今后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年龄>72岁;

●活动性感染(VAD导致的器械相关性感染除外);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严重糖尿病伴有终末器官损伤(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

●严重外周血管/中枢血管疾病,不能介入/手术治疗的外周血管疾病;

●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踝臂指数<。未矫正的腹主动脉瘤>6cm;

●病理性肥群(体重指数>35kg/m2)或者恶液质(体重指教<18kg/ m2);

●肌酐>,或者肌酐清除率<25ml/min *(心肾联合移植);

●胆红素>.血清转氨酶增高三倍以上未使用华法令时INR>;

●严重肺功能不全,FEV1

●6-8周内肺梗死;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不可逆的神经或者神经肌肉疾病;

●活动性精神疾病/社会心理的不利因素

●6个月内药物、烟草或者酒精滥用史;

●100天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史。

(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逐步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县级公立医院要在过渡期内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至全省统一的收费标准。细化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配置、离退休人员费用、学科建设等项目补助,并逐步与医院管理绩效挂钩。按照“总额预算、超支分担、结余共享”原则,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为重要抓手,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断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争取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年内启动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努力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一)增加医疗资源配置总量,大力发展民营医院。制订并实施《台州市医疗床位数达标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xx-2015年)》,通过以增加医疗床位数为主要抓手,实现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护士数指标逐步提升,适应快速增长的社会医疗需求。争取市政府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今年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提升2%-3%,各县(市、区)争取达到提升3%。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技术指导,提升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

(二)加强市县级医院的“上联下挂”工作。一是市县级医院要主动加强与综合实力、管理能力和科教能力强的城市大型医院联系与合作,承接上级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并借助其人力、学科、技术、管理优势,来加强医院学科和技术、科研能力建设,提升整体实力。二是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建立基层指导科或支援办,与基层医院开展实质性合作,努力实现90%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启动市级专病中心建设,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要积极争取省、市级专病中心的落户,促进区域重点疾病的同质化医疗服务。三是在全市推广三门、仙居两县的“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模式”,按照“患者自愿、分级管理、连续服务”的原则,明确预约、上转、下转和随访等工作流程,主动引导城乡居民“小病在社区,首诊在社区”,积极建立市、县、乡之间互通共享的“双向转诊”平台和医疗急救、临检、影像、心电、病理等区域诊断中心,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医疗资源共享,使城市医院技术能辐射至乡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对“双向转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我市居民在社区、乡镇即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技术和服务。

⑴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除“四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要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落实。要全面掌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形势,选准病媒生物防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健全工作规章制度。

⑵明确分工、强化职责。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县创卫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病媒生物防制目标任务逐条抓落实,形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整体合力。

⑶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办法,投资兴办城市基础设施。

⑷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规划,切实做好科学规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效孳生地处理率达95%,合格率达80%,防护设施合格率达95%以上,从而不断提高病媒生物防制水平。使病媒生物防制规划真正取得实效,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国家级卫生县城验收。

1、科室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还有很待提升。

2、科研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新技术需要开展。

4、科室管理方面,有些制度需要更进一步细化。

回首过去,一年来通过大家的努力,总收入较去年增收10%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医院领导正确决策、指导的结果,是我科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十分感谢院领导的支持,职能科室的协作,感谢全科同仁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进入20xx年后,我科更应与时俱进,在科室建设中大胆改革,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把我科的各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器官移植中心科室工作计划 第2篇

器官移植中心历来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及建设,与国内外多家医疗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互派人员学习及交流。作为国内较早的器官移植硕士及博士生培养单位,培养了大批器官移植领域优秀人才,其中许多已经成为国内及省内器官移植领域的技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已培养进修医生逾百名,辐射范围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举办多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器官移植中心承办了多次各级学术会议。2006年受_委托,成功承办“_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全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峰会”,这次会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里程碑式的盛会。2009年承办了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启动会议。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举办了人体器官捐献研讨会和人体器官捐献经验交流会,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器官捐献。2014年承办由国家卫计委主办的“2014器官捐献国际合作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就器官捐献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和推广我国开展器官捐献以来的工作经验,更好地推动器官捐献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器官移植中心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所百年名院的龙头学科,四十余年来在一代一代人艰辛探索过程中,已形成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学科传统。这支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移植团队将把握_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机遇,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中心而奋斗。

学科带头人:何晓顺

科主任:王长希

科副主任:朱晓峰、陈立中

正高人员:何晓顺、王长希、朱晓峰、陈立中、张希、焦兴元、马毅、胡安斌、殷胜利、黄洁夫、郑克立

副高人员:王东平、费继光、王国栋、邱江、邓素雄、鞠卫强、巫_、邰强、袁小鹏、陈国栋

电话总机:87755766,87332200 门诊咨询电话:87330808,总机转8501

粤ICP备13010326号

粤公网安44010402000276备号

器官移植中心科室工作计划 第3篇

近十年来,器官移植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向导,以创新求发展,以何晓顺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移植团队发扬锐意进取、努力开拓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移植新技术。2004年,成功实施了亚洲首例多器官移植,成为当年_“中国医药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开展了国内首例门、腔静脉吻合的肝移植术,突破了门静脉系统广泛病变为肝移植禁忌症的禁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肝移植联合肿瘤根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肝转移;开展了国内首例肝脏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肝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实施了国内年龄最小患者(3个月)的肝移植手术。2005年,实施了国内首例自体肝移植术;国内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突破年龄界限,成功实施了亚洲最高龄患者(76岁)的肝移植手术;实施了国内首例母亲为供体的亲属活体小肠移植。2006年,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扩大右半肝的成人活体肝移植;实施了国内首例活体单肝段移植。2007年,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劈离式肝移植。2009年,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双供肝亲属活体移植手术;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两成人受体劈离式肝移植手术。2010年,实施当时国内年龄最小(6岁)脑死亡供体成人器官移植;实施华南地区首例尸体供体小肠移植。2011年,在国际上首次开展 “两肝三受”肝脏移植手术,为解决供体短缺矛盾做出了积极的尝试。2012年,实施国内年龄最小(3岁)脑死亡供体成人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中心肾移植手术例数和临床疗效稳步增长和提高。2013年,肾移植例数达到277例。术后长期存活患者显著增加,部分组别的10年人肾存活率超过90%。较早开始使用经后腹腔镜切取亲属活体供肾,目前积极常规开展亲属活体肾移植术。肾移植患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4岁。对再次、多次肾移植的手术与围手术期处理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儿童肾移植开展例数和疗效均列国内前茅,截至2013年12月,共实施儿童肾移植80余例、儿童供肾肾移植60例,是目前国内实施该类移植手术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单位之一。在国内率先应用急性肾损伤、高血压、动脉夹层等边缘DCD供肾肾移植,也是国内实施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单位。此外,还成功采用自体肾移植和肾动脉搭桥等技术解决肾上型巨大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输尿管全段损伤等院内外会诊的疑难病例,均获成功。成功施行国内唯一的5例供体抗原特异性抗体(DSA)阳性的亲属活体肾移植,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在国内较早开展FK506、霉酚酸、咪唑立宾及环孢素等基因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以指导术后合理用药。在国内率先开展CMV、BK病毒及人类细小病毒B19的检测技术,为术后针对不同病原体感染的防治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成为广东地区肾移植术后各种肺炎、肾损害、BK病毒感染及其他疑难病的诊治中心。

近年来,在_和全国红十字总会的大力推动下,器官捐献在全国蓬勃开展。中山一院作为器官捐献试点单位,不遗余力地在开展器官捐献中投入精力,开拓前进。2005年,开展了国内首例公民器官捐献的肝移植。2009年承办了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启动会议。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举办了人体器官捐献研讨会和人体器官捐献经验交流会,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器官捐献。截至到2013年10月,已成功实施器官捐献108例,公民捐献的器官移植367例,成为全国开展器官捐献例数最多,实施器官捐献的器官移植例数最多的移植中心。2012年底,中山一院成立“中山大学人体器官捐献研究中心”,在器官捐献专业领域的制度建设、技术规范、器官获取组织以及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培训等方面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工作。2012年_港澳台办公室与国际扶轮社3450地区首次就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项目展开合作,确定将中山一院作为此次合作的执行单位。

通过四十余年不懈努力与开拓,器官移植中心已能开展了包括肝、肾、心、心肺、胰腺、小肠、多器官(簇)、甲状旁腺、角膜及骨髓等一系列移植手术,涵盖了当今器官移植的所有技术项目。截止2013年底,肝移植累计实施1400余例(其中多器官移植20例),肾移植累计实施3800余例,心脏移植15例。无论在例数还是疗效方面,器官移植中心大器官移植项目均保持在全国的前列。值得一提的是,除肝、肾、心肺移植外,上腹部多器官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儿童肾移植等技术已在近年来获得常规开展,成为器官移植中心的技术特色。尤其是上腹部多器官移植,以其技术难度、创新性以及良好疗效,成为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标志性技术,也已在国际器官移植领域初具影响。

每日早安心语,心灵感悟励志句子,每天一句早安问候,让心灵与文字相约,从每一个句子中得到成长的力量。